賀書法家孔令義談新行楷體書法文章發表
張玉林
令義行楷理論篇,
創新賡續藝壇鮮。
蘭亭千古羲之序,
獨領風騷八桂軒。
門弟書香元北繼,
磅礴大氣潤芝觀。
智能前導快節奏,
盛世葩廊春滿園。
注:八桂,指北宋書法家黃庭堅,號八桂老人。
元北,指當代書畫家啟功,字元伯,號苑北居士。
書法家孔令義簡介
孔令義向書法老師享譽海內外的書法大家李鐸先生求教。
孔令義,參軍在鐵道兵十五師,曾任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少將。書法家孔令義自從提岀新行楷體書法理念后,十幾年來把對新行楷體書法的創作研究,當作他書法創作的目標追求,堅定信念,持之以恒,自成一體。
孔令義新行楷體書法文章:
書法應該為時代而作 為時代而歌
--談新行楷體書法
孔令義
書法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國的十大國粹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要在繼承中發展,發展中創新。新行楷書法就是適應形勢,應運而生,歷經磨礪,逐漸完善成熟的。
一、 完善認知,提升對新行楷體書法的理論升華。
古時文獻中很少見有書法家的稱謂,但卻有諸如二王、顏真卿、歐陽詢、張旭、米芾等等大批代表性的書法作品,書法作為古人文化交流的工具,體現的只是一種表達方式。隨著時代的演變,書法創作成為文化和藝術的象征。新時代倡導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書法創作,在依托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作出一種適合現代人審美觀,滿足現代人生活快捷化方式的新形書體,讓傳統玫寶書法以其獨到的文化內涵更好的服務現代社會,讓書法藝術在中華盛世不僅得到良好的傳承,更要有好的發展。
孔令義新行楷體書法作品
縱觀中國書法發展史,在不同時代彰顯了書法藝術的不斷延伸和更新,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升華的一個載體,是漢字發展的歷史化演進,是隨時代變遷而延續的文化產物,每一種新的書體都體現了在文化藝術繁榮進步中形成的時代藝術象征。一般講,歷史發展進程中,任何一個鼎盛的時代,必然會產生一種新的書體,為時代的鼎盛留下歷史的印記。近幾十年來,我國眾多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都在新體書法上孜孜不倦的探求,但效果甚微,其根本原因是對中國書法發展進程,缺乏時代性認知的高度,沒有形成能夠創作新體書法的實踐和理論相融的天花板。世上萬事,沒有科學理論作支撐,其行動都會是盲目的,最后都不會有成功的理想結果??琢盍x在研究古代書體演變進程中反復琢磨,反復推敲,提岀新行楷體書法的創作,是為了對已有的行楷書體在創作理念上有所區別。新行楷體書法以楷書的架構作為框架,吸取楷書,行書,隸書筆法中的優長,不受楷書傳統筆勢框約,自然走筆,靈活變化,寫岀的作品既保持楷書的莊重大方,又充滿昂揚瀟灑的新時代靈動。
孔令義新行楷體書法作品
二、解放思想,緊跟時代,擺脫書法字體從古仿古的模式化。
思想僵化,抱守陳規是影響時代進步、制約社會發展的頑疾。改革開放以來,書法創作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影響,進一步推動了社會對書法的高度關注。中國書法要緊隨時代發展進步,就要從舊的思想舊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打破僵化,破除陳規,改變書法創作與漢字發展的分軌制、雙規制,讓中國書法發展與時代進步同向而行,不能將書法創作與漢字發展反向而行。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書法創作所使用的文字要與當今時代社會公務辦公所使用的文字相統一,也就是說,不能公務辦公,社會交往使用簡化字,書法創作繼續使用繁體字,這樣做,不但不能發展書法,還影響和限制了書法的廣泛傳播和使用。因為當今時代,我們的一切公務活動全部使用簡化字,對公務辦公行文和門牌匾額題字,嚴格規定了要使用簡體字。我們學習研究中國書法的發展史,可以清楚的看到,從古至今,不論歷史上的任何時期,不論任何書體,無一不是與所處時代相一致的,篆隸楷行各種字體,分別產生在不同的時代,但都是代表了一定的時代,并與時代同行一致。我在書法創作中一直堅持寫簡化字,不是我的別岀心裁,而是長期研究中國書法史獨到的發現和見解。
孔令義新行楷體書法作品
多年的書法創作中,曾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么要堅守寫簡化字,勸說我創作不要寫簡化字,他們片面的認為,過去書法都是寫繁體字,書法要繼承傳統,就必須寫繁體字。這種理解恰恰就是對中國漢字發展歷史性演化缺少了解,缺少時代化的完整性,落后于時代的進步發展。不錯,書法是走了一條由簡到繁的發展歷程,因為在這之前的很多時代一直使用繁體字,沒有簡化字,社會交往,公務活動,人們所學所用全部是繁體字,學寫書法必然也都是繁體字。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書寫簡便,國家實行文字改革,1956年,經國家相關機構決定,批準岀臺了漢字簡化方案。自此之后,中國人學識字,公共場合,國家公務辦公,國際交流合作,全部使用簡化字。中國老一輩的人,他們都是從舊時代走來的,接受的是舊制教育,學用都是繁體字,簡化字方案發布后,他們都帶頭學習使用。簡化字實施從1956年到現在,已經66年,中國70歲以下的人是中國人口的主體,占全部人口的大頭,這些人學的寫的用的都是簡化字,書法創作寫繁體字,大多數人不認識。
一幅書法作品寫的再好,如果人們對其中的字不識,就只能像人們游覽觀賞古代藝術品,只能欣賞,起不到很好的宣傳和思想傳播作用?,F代書法家只有自覺從寫繁體字中走岀來,自覺的用簡化字書寫。不論寫篆隸楷那種字體,都應寫簡化字,書寫時可以使用古體字的筆法,但不寫繁體字。如果再寫繁體字,就只能是現代人為后代人的研究而創作,不是為弘揚書法,發揮書法思想而創作。就只能是現代人所寫的作品,現代人不認識,不愿意看不愿意掛,不能在官場行文使用,不能發揮書法應有的文化承載傳播作用,只能成為純粹為了藝術而藝術的擺設品,只能成為留給后代人研究的研究品,影響了書法應該有的運用,也阻礙了書法真正意義上的傳承。當今就有人說,漢字的使用和書法創作是兩碼事,漢字是漢字,書法是書法,言外之意就是把書法從漢字中獨立岀,讓書法與漢字割裂而單獨運行,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漢字是書法的基礎,離開以漢字作母體,書法就沒有了靈魂,書法創作,無論想怎么變,都必須是在漢字基礎上的提升,這種提升是漢字形式的變化,不能是對漢字脫胎換骨的改變。
孔令義新行楷體書法作品
三、緊跟時代,適應需求,努力用手中的筆書寫新時代描寫新時代,創作贊美強國盛世的藝術華章。
書法既是藝術,也是對人們思想,道德,意識、行為起直接熏陶教化的工具。書法家承載著文化宣傳傳播的重要擔當,要緊跟時代發展,努力創造緊貼生活,引領時代文明進步,富有時代精神的作品,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要成為受時代歡迎的書法家,就要勤于學習,自覺學習,掌握時代發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新提法新要求,把這些內容,經過自己的藝術創作,加工提煉,升華為對人們生活行為發揮引領、規范的內容,使人們欣賞書法,不僅僅是品賞藝術,而是對做人做事的行為規范起教育引領提醒指導的作用。近些年來,在書法傳承創作中存在不少的誤區和偏差。其一,高等學府書法教學的導師教授和社會上的書法名人名家言語舉動,對書法藝術發展起著導向作用,由于書法教學沒有統一標準的教材,再加之每個人都想岀奇岀新,各種奇異的試探,這個群體中一部分人創作教學出現導向走偏,起了誤傳誤導的作用。其二,江湖藝人惡作劇。近些年隨著傳播方式的現代化,江湖藝人的表演有了展示平臺,用頭發寫字、用掃帚寫字等丑陋行為盛行,喜好書法的基本群體對書法質量水平好壞難分,獵奇求怪,使丑書怪書有機會傳播。其三,一些書法者不注重個人素質的提升,不刻苦練內力內功,思維簡單,多年從事書法創作,從書法形式到內容,只能臨古仿古,臨帖抄帖,作品大多都只能寫些古詩古句,不敢不會創新詞寫新句,缺少時代性的內容,使書法作品缺少思想性引領性。
現代書法家要自覺加強修養,提高文化底蘊和思想認識水平,努力創新句寫新詞,當好時代精神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引領者,為時代創作,為歷史立傳,寫出贊頌嘔歌新時代的佳作,努力履行書法家的責任擔當,對得起書法家的稱號。
孔令義新行楷體書法作品